磁力泵由泵、磁力傳動器、電動機三部分組成。關鍵部件磁力傳動器由外磁轉子、內磁轉子及不導磁的隔離套組成。當電動機帶動外磁轉子旋轉時,磁場能穿透空氣隙和非磁性物質,帶動與葉輪相連的內磁轉子作同步旋轉,實現動力的無接觸傳遞,將動密封轉化為靜密封。由于泵軸、內磁轉子被泵體、隔離套完全封閉,從而徹底解決了“跑、冒、滴、漏”問題,消除了煉油化工行業(yè)易燃、易爆、有毒、有害介質通過泵密封泄漏的安全隱患,有力地保證了職工的身心健康和安全生產。
磁力泵工作原理:將n對磁體(n為偶數)按規(guī)律排列組裝在磁力傳動器的內、外磁轉子上,使磁體部分相互組成完整藕合的磁力系統(tǒng)。當內、外兩磁極處于異極相對,即兩個磁極間的位移角Φ=0,此時磁系統(tǒng)的磁能;當磁極轉動到同極相對,即兩個磁極間的位移角Φ=2π/n,此時磁系統(tǒng)的磁能。去掉外力后,由于磁系統(tǒng)的磁極相互排斥,磁力將使磁體恢復到磁能的狀態(tài)。于是磁體產生運動,帶動磁轉子旋轉。
磁力泵生產加工流程:
a.磁力泵閥體部分(閥體和密封圈的組焊結構)預熱。
b.密封面堆焊硬質合金。
c.保溫12h。
d.熱處理消除熱應力。
e.粗車密封面。
f.半精車密封面。
g.精車密封面。
h.磁力泵密封面磨削(磨頭工裝的制作)。
j.研磨密封面(制作研磨工裝)。
磁力泵加工過程中的特殊處理
a.磁力泵在工藝f的半精車過程中,除磁力泵密封面外其余部分尺寸均要車削加工至成品尺寸,密封合金面留磨量0.6mm。做一檢查樣板隨時檢驗合金面,以保證密封面的弧度。另外,在此工序中出現的由于堆焊合金而形成的少量的收縮氣孔,可采取補焊的方法子以修補。
b.磁力泵在工藝b的過程中,堆焊合金前須經預熱處理以減少應力的產生,堆焊后要進行退火以去除應力。同時,為防止堆焊合金時產生熱裂紋,磁力泵采用胎具固定基體和對稱焊接的方法以平衡熱應力。
c.在工藝g精車密封面時,先用螺栓緊固閥板密封圈和閥板體,并將閥體密封圈和閥體焊接在一起,然后做滲透試驗,試驗后組合件無滲漏再進行精車密封面工序。組焊后再加工密封面的目的是為了保證成品的形位公差,消除磁力泵組焊造成的變形。
d.磁力泵在工藝d的過程中,為預防堆焊合金后,密封圈收縮變形,消除熱應力時胎具與工件一起進爐進行熱處理,這樣,釋放應力后的上件就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形狀,徑向變形小于3mm,經輕微校正即可滿足加工要求。
磁力泵密封圈的加工工藝
從大型剛性密封磁力泵的閥體密封圈和閥板密封圈的結構特點來看,其密封面上堆焊了硬質合金,硬度很高,加工時進刀量很難把握,實際生產中就很難一次加工成形;密封面帶有一定的弧度,磁力泵加工過程中需要制作特殊樣板,以隨時在加工中檢驗密封面的弧形;密封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很高,必須有相應的加工工裝來保證。為此,我們結合生產實際,采取了以下兩方面措施來保證加工要求:
①改進了磁力泵加工工藝,進行了特殊加工;
②制作特殊的工裝,保證密封面的加工。